《钢的琴》2018.12.21
2018-12-25 00:00  

庆祝改革开放40年,本片关乎阵痛与希望。

再次以这种方式宣传支持国产小成本影片!更何况《钢的琴》也确实算得上2011年度最可看国产片。

没有大牌的导演和演员,但是有着无限的诚意和坚持。导演张猛,拍过口碑很好的《耳朵大有福》,但这第二部电影仍面临资金紧缺的窘境;男主角王千源,差点和角色失之交臂却也凭此斩获东京电影节影帝;秦海璐算是本片最知名演员了,不取报酬甚至倒贴资金……他们共同的不懈努力成就了这部接地气的优质口碑喜剧,在大片当道的电影市场里成为一朵奇葩。

张猛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这片是拍给工人阶级的。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能多大程度地理解这个改革阵痛中瞬间被时代抛弃的群体,而不是仅仅只触发了对生活窘迫者一种简单的悲悯情怀~ 在并不久远的那个年代里,工人阶级老大哥曾经是无上荣光的社会主人翁,却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歧路亡羊并沦为弱势群体!特别是在东北那些曾经举足轻重的重工业城市里,占社会构成相当大比例的是这些产业工人,很多是一满家祖孙三代包括亲朋好友全部浸淫在大工业生活里,一朝倾覆连条件较好能施以援手的人都难找,只有触手可及的困窘现实残酷磨砺着他们的精神和肉体……因社会巨变他们不得不承受强烈的心理动荡,在那种渊源深刻挫骨穿心的人生况味下,“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歌声的确只是刺耳。

“《钢的琴》没有《耳朵大有福》那么绝望,于是更像是一场有抑有扬的春梦,这样的精神抚慰更能体现出一种实际的人文关怀,其功能就相当于伴着苦哈哈的哥几个喝一顿大酒,遥望一下当年的意气风发和志得意满,然后回家睡个舒坦的囫囵觉,第二天起来各自继续面对糟烂的生活……只有这些真正在困境中挣扎求存的人才知道这片刻的超脱对自己有多么重要,知道了这些才能真正读懂当他们高唱《怀念战友》时脸上的忘我和陶醉,才会知道那两个面临拆毁的烟囱对于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电影就是在为我们再造和捕捉这些转瞬即逝的真实。”

虽然是讲述小人物的悲情故事,但本片基调却是昂扬和轻松的,不费劲巴力讲人生道理,不孜孜以求拼搏励志,通俗而不媚俗,温情却不煽情。片中大量运用前苏联和俄罗斯各时期的流行歌曲作为配乐,将有关怀旧的惆怅和现实的无奈化解处理,略带黑色幽默的手段也避免了应有的沉重和感伤。

主人公陈桂林们用今天的话讲也都是曾经有技术有梦想的“文艺青年”,但在那样一个无法逆转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他们的生存方式和挣扎追求也只能是那样的无力与无奈。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也都和陈桂林一样,只是一个被时代涮了又涮还得乐观生存下去的普通人,总以为自己能改变什么所以去做了一些根本改变不了任何的傻事,到最后终于意识到自己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

“电影演到最后,这架钢的琴能否造出来,小元是否能够留在父亲身边,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获得了他们暗淡生活中的一抹梦幻曙光,这架钢琴如一台时光机,引领他们重温往日的温暖和荣耀,这是这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已经忘却很久的感觉……”

PS:

本片曾在国内外众多电影节上屡获嘉奖,业内也呈现近年不多见的一边倒好评,但在国内即将上映之际却传出改名风波:片方要求改名配合发行,要起个更加商业化的名字,并迅速在网上开始征集。网友激烈响应,《钢琴总动员》、《变形金刚琴》、《郭德·钢的琴》等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业内人士也《钢琴大业》、《最钢的琴》的半真半假参与……幸有主创人员毫不妥协坚决回击,最终能让观众原汁原味地看到了一部好电影。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