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2018.10.19/20
2018-10-23 00:00  

最近宫斗剧有点多,其实关于皇帝、清宫内外,绝不仅有宫斗可看~

这部讲述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人生故事的经典名片,中国历史背景、中国人物事件、中国实景拍摄、华人演员演绎,一举拿下第六十届(198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9项大奖,但却完全不是一部中国电影,或者说至多只能忝列合拍片。

由意大利著名导演贝托鲁奇执导、意英联合出品的故事长片,以西方人的观念视角和娴熟技法从人性的

角度切入,在218分钟里用闪回的手法生动讲述了溥仪悲剧的60年,艺术再现一个普通人如何变为“神”、

再沦为政治傀儡和战犯、最终如何变回普通人的历程,堪称气势宏大、色彩浓郁、音乐华美、场面壮观的史

诗巨片。

影片亮点:

1.影片主题其实是人与历史的关系,但对末代皇帝这个角色的塑造相对远离于历史立场的选择问题,而是以

个体的命运与情感作为影片叙述的核心,因而能够突破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相对主观的历史窠臼,从一种宽容

的人文关怀精神高度还原帝王于普通人,展现他被裹挟在历史洪流时代变迁中的无奈、挣扎和沉沦,揭示一

个生命个体不幸被身份和命运所囚禁的悲剧人生,也因而能够在人性角度和世界范围打动人心引起共鸣。

2.本片是史上第一部获准进入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故事片(恐怕这也将是空前绝后的了),镜头中故宫青砖红墙的真实质感,光影班驳的森严殿宇,都平添了影片的历史厚度,是其他宫廷戏完全难忘项背的。这也是1949年以来首部得到中国政府全力合作的关于中国的西方电影,中影合作制片公司为本片提供专业摄影棚和近2万名临时演员,作为回报他们得到了本片的国内发行权。本片主演大多为英语流利的海外华人演员,所以台词对白非华语而是完全是地道的原声英语。时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英若诚参与此片拍摄并出演看守所长这一重要角色。

3.影片内容以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所写的《紫禁城的黄昏》为原始架构,背景材料还主要源于溥仪生前所著《我的前半生》和紫禁城清宫档案史料,但并不拘泥于史也绝不戏说,整体制作精良考究严谨认真。摄制组由150名中国人、100名意大利人和20名英国人、30名翻译人员组成,溥仪胞弟溥杰和帮助溥仪完成自传的李文达被聘为本片顾问,剧组还采访了一些跟溥仪有关的人,包括他的妻子、监狱长、男仆等都曾给与本片意见。

4.创下1987年第六十届奥斯卡奖9项提名9项全拿的殊荣,这9个奖项分别是:奥斯卡最佳影片(不是最佳外语片哦!),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响,最佳电影剪辑和最佳配乐。特别值得说的是,完成这被公认为上选经典电影原声音乐的三位大师之一,就是出身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苏聪,配乐中他完成的中国元素部分更是为人称道传颂不衰。当然,本片也在美国金球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日本电影学院奖、法国恺撒奖和欧洲电影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中大获全胜。

人物简介:

1.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1931年,在日本策划下成为伪满洲国皇帝。二战结束后作为满洲国战犯被苏联关押,1950年移交中国政府,1959年受到特赦,1967年,于北京患尿毒症去世。

2.贝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享誉世界的意大利导演,曾获戛纳终身成就奖。1941年3月16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24岁便导演了轰动一时的《革命前夕》(1964),并因之奠定了事业基础;《巴黎最后的探戈》(1972)一举将他推到国际舞台;《末代皇帝》更使得他登上导演生涯的顶峰……其他代表作品还有:《一九零零》(1976)、《偷香》 (1996)、《戏梦巴黎(梦想家)》(2003) 等等。

相关链接:

馆藏纸本:《我的前半生》

《紫禁城的黄昏》

其他有关溥仪的书籍

读秀搜索:《我的前半生》电子阅读

《紫禁城的黄昏》电子阅读

关闭窗口